富丽堂皇的舞台下座无虚席,舞台的一束灯光聚集在这笔直、挺拔的身影上,那纤长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跃起舞,闭着双眸,紧缩眉头,深深地沉浸在小提琴的世界里为台下的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他便是中国著名小提琴家、国家大剧院首席、被20世纪小提琴演奏大师里奇赞誉的杨晓宇。
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他与音乐从呱呱落地开始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杨晓宇出生于音乐世家,外祖父与母亲均是小提琴演奏者。一路走来,就像一个个音符在五条线之间游走着,他也在音乐的奇幻世界中不停地摸寻自己的道路。得天独厚的家庭氛围和他过人的天资只是他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乐团首席的部分原因。爱因斯坦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杨晓宇功名硕硕,战果累累的绝大部分原因还要归结于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勤奋刻苦的练习。也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才能在6岁便荣获得哈尔滨小提琴比赛一等奖,14岁便创下了年龄最小协奏曲专场音乐会,连德国斯波尔国际评委主席听完杨晓宇的演奏后,都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天才。
除了家庭和老师,杨晓宇还特别感谢观众给予他的一切。“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在2006年的日本东京音乐节上,台下的每一位观众都在认真倾听我用心演绎出的每一个音符,给予了我不尽的掌声,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当一名演奏家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杨晓宇闭上眼睛,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仿佛在感受那一次的音乐、灯光、舞台与掌声。舞台是每一位演奏家的“衣食父母”,在这个舞台上,演奏者尽情挥舞着手中的琴弓,将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每一位演奏家的风格都是随着其本身成长与发展慢慢走向成熟的。在期间的发展过程中,演奏家在逐渐完善自己演奏技巧的同时,也一步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杨晓宇说道:“演奏是二次创作,在表演一部作品之前,我们要先仔细研读作曲家在作曲时的心情与态度,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认真分析他们融入曲子中的情感,再思考如何将自己对这首曲子的感情与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呈献给观众作曲家本真的感情,同时还可以演绎出自己别样的风采。”
艺术的真谛就是在慢慢挖掘中才会出现。至于演奏者最高的境界,杨晓宇说:“这不仅是技术的最高境界,而且是人格品质的最高境界。艺术风格与技术是随着人自身的发展而渐渐完善的。心灵的完善必须需要本真和执着。在现如今如此物欲横流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人已不再拥有一颗纯粹的心。但是纯真的艺术需要纯粹的人来创作,才能流淌出清灵干净的音乐。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热爱音乐的人,因为一些外物原因,却止步于自己梦想进入的音乐殿堂的门前。但是也有大师,爱音乐就像爱生命,影响他抉择的因素都被他一一克服,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因为他们做到了那个纯粹和坚持。”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此纯粹的初心,虽不能至,吾辈心向往之。